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案例
一、案例分享“文化引路 科學發展”
(一) 工作開展背景:
淮 北華潤燃氣有限公司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全面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在全公司大力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 義核心價值觀。公司一直致力于改善環境質量,提升生活品質,圍繞“不斷拓展周邊市場,力爭利用三到五年時間使公司年售氣量達到一億立方米,用戶突破30萬 戶,達到中等公司規模水平”的企業愿景。為及時掌握員工思想狀況,進一步完善了公司文化建設規劃,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穩定干部職工隊伍,調動員工積極性, 促進淮北華潤燃氣健康、穩定、持續發展,根據公司的實際,制定了公司加強思想政治工作聯席會制度,形成了上下齊抓共管,良性互動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二) 具體做法綜述:
淮北華潤燃氣一直堅持樹立統一VI形象,完善管理制度,倡導“簡單、坦誠、陽光”的組織氛圍。作為公共服務業,“客戶至上”一直是公司堅持的核心價值觀之一。尊重客戶、理解客戶,不斷了解客戶的需求,持續提供超越客戶期望的產品和服務,比競爭對手更好地滿足客戶多元化、個性化的需求,創造一流的、高品質的客戶滿意度。
員 工是企業最具有競爭力的核心要素,公司一貫遵循對經理人要嚴,對員工要善的原則,以人為本,實行人性化管理,重視員工心理問題。及時做好員工的思想政治工 作,了解員工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困難和問題,力求可以幫助員工解決后顧之憂。定期做好夏送清涼、冬送溫暖和節日慰問工作。按時召開職代會,在尊重員工話語權 的同時,注意傾聽不同類別員工的愿望和建議,關心、愛護、尊重、信任員工。充分發揮企業文化凝聚人心、團結向上的作用,積極引導員工消除對組織的隔膜心 態,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和決策,并進而產生自豪感、歸屬感,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精神文化是企業經過長時間的積淀不斷總結而來,并被員工所認可的一套潛移默化的行為規則,對外代表企業的良好形象,對內則體現著企業的凝聚力,也是全體員工的共同信念和目標。為切實推進公司的精神文化建設,公司不斷加強培訓,以訓育人,達到共同成長進步的目的。
一是通過定期開展安全知識培訓,全面提升了公司工程管理人員、安全管理人員以及場站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和知識水平,形成了“全員講安全,全員重安全”的工作氛圍,保證了公司連續五年“安全生產零事故”,保證了全市用氣安全的同時也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
二是燃氣行業作為公共服務業之一,通過培訓提升服務人員的溝通水平和服務意識,進而形成良好的工作交流環境,塑造親切、專業、高效的服務形象。
三是利用集團優勢,開展與其他兄弟公司之間的對標學習。通過現場觀摩對比,讓員工找出差距,改進服務措施,改善服務形象,提升員工精神風貌。
(三) 效果及啟示:
1、獲得榮譽
淮北華潤燃氣公司通過不懈的努力和規范的管理,逐步
成為政府認可、用戶滿意、管理成熟、效益穩定的優秀燃氣企業。先后榮獲了安徽省頒發的“創三優”優質窗口、巾幗文明崗、工人先鋒號,淮北市頒發的文明單位、消費者最愛的十大品牌、誠信單位、志愿者服務先進集體等榮譽;在行風群眾滿意度調查中,共涉及21個行業的47家窗口單位,從服務環境、服務設施、服務態度、服務質量、投訴處理等五個方面進行抽查,取得了燃氣行業排序第三名,得分:85.68的好成績。
2、關愛員工
充分發揮工會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及時掌握和了解員工的思想動態,認真做好公司的維穩工作,多年來公司未出現一例社會治安和員工違法亂紀事件;公司每年用于員工慰問費用10余萬元,使廣大員工真正體會到了華潤大家庭的溫暖。
3、增強歸屬感
公司通過對員工進行企業文化宣貫和各類對標培訓學習,一方面培養了員工的紀律性和執行力,另一方面加速新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同和融合,能夠提升員工的個人素質和專業技能。
(四) 活動開展相關圖片:
圖為:公司工會組織向運行部員工尿毒癥患者吳斌捐款
圖為:公司開展夏季送清涼
圖為:公司工會組織“一元捐”活動為留守兒童獻愛心
二、案例分享“塑造企業形象 建立品牌效應”
(一) 工作開展背景:
“品牌的背后是文化”。企業形象本身也是一種競爭手段,已經越來越為人們所接受。對于燃氣行業來說,形象的作用遠遠超過了本身的有形資產。強有力的企業形象塑造能夠更深刻地反映企業文化的特點和內涵,更好激發全體員工對本企業的自豪感、責任感和崇尚心理,增加社會影響力,獲得了客戶極大的心理認同,進而形成很強的客戶忠誠度。
(二) 具體做法綜述:
公 司以淮北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為了贏得公眾和員工的認可,高度重視自身形象的樹立。在保證燃氣安全穩定供應的同時,努力踐行華潤集團提出的“實現超 越利潤之上的追求”的精神理念,始終沒有忘記履行社會責任,一直秉承“以客戶為導向”的服務宗旨,堅持客戶至上,追求客戶滿意、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 重,力求給公眾留下的良好印象,讓企業的價值觀、經營理念、企業精神等價值理念深入人心。公司定時定期舉行便民服務活動,正是憑著這一份熱情和耐心,淮北 華潤燃氣便民服務堅持了十年。志愿者隊伍中有領導、有員工、有巾幗不讓須眉的女同志、有共青團員、有共產黨員,共有300余名公司員工參與到便民服務活動中。十年來,志愿者服務人員進社區,已經累計開展便民服務活動500余次,重點服務社區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為用戶發放安全用氣須知及燃氣用戶手冊、現場提供業務咨詢、維修服務、室內安全檢查等,從全市七萬用戶到二十余萬用戶,從市區到鄉鎮,從分散辦理到一站服務,便民服務隊已經成為淮北華潤燃氣的一面旗幟,近50萬名次市民享受了淮北華潤燃氣提供的志愿者便民服務。
(三) 效果及啟示:
1、燃氣知識宣貫
志愿者便民服務,讓廣大燃氣用戶了解了華潤燃氣,使廣大市民掌握了使用天然氣的有關常識。
2、消除安全隱患
為燃氣用戶提供了方便,消除了安全隱患。
3、市民認可
市民們紛紛稱贊:“這是最實在、最貼心的便民服務。
(四) 活動開展相關圖片:
圖為:每周六上午在全市各社區輪流開展志愿者便民服務
圖為:淮北市城鄉建委開展志愿者進社區活動。本期是由我們華潤燃氣承辦,在市黎苑社區開展的以“增強服務意識 關注燃氣安全“為主題的大型志愿者便民服務。
三、案例分享“以道德講堂 引領行為規范”
(一) 工作開展背景:
為 深入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以提升干部員工思想道德修養和文明素質為核心,以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 庭美德和個人品德等“四德”建設為重點,強化宣傳教育,引導全體員工“積小善為大善”、“積小德為大德”,自覺成為道德的傳播者和踐行者,不斷提升員工思 想道德修養、社會文明程度和文明城市建設水平,我們淮北華潤燃氣上下營造“崇德尚善”的濃厚氛圍,在全公司范圍內開展了“道德講堂”系列活動。
(二) 具體做法綜述:
公司開設的道德大講堂,是由工會牽頭,每月一期,分別由各部門輪流承辦,公司全體人員輪換參加。道德講堂共有六個環節:自我反省三問、唱一首歌曲、看一段短片、誦一段經典、講二個故事、做一番點評。
道 德是文明之基,公司的發展同樣需要道德力量來推動。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國家豐厚的文化寶藏之一,數千年來,它一直是華夏兒女精神世界的支柱。公司 道德講堂主要是以“學道德模范、誦中華經典、做有德之人”,講述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通過員工身邊看得見、學得到的“平民英雄”和 “凡人善舉”,宣揚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和孝老愛親的道德品質。我們用身邊的人講身邊的事,身邊的人說自己的事,身邊的事教育身邊的 人,不斷提升全體員工的道德素養,構建崇德尚善的社會氛圍。我們以舉辦“道德講堂”為載體,以道德模范為榜樣,宣傳文明,弘揚道德,站在更高的起點,繼續 發揚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精神,持續提升自身素質和單位文明程度。
(三) 效果及啟示:
1、強化道德取向
通過活動的開展,強化好人有好報的道德取向,用健康向上的道德風尚引領企業發展,為提高企業文明程度,提升員工道德素質,鞏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做出了不懈努力和積極貢獻。
2、深化道德建設
通 過學習,使員工能夠更多了解社會主義事業道德的基本規范和社會主義職業道德修養的內容,深刻理解在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建設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的重要性和必 要性,結合實際,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信念,自覺進行職業道德修養,逐步養成良好的職業行為和習慣,把自己鍛煉成為一個具良好的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人。
3、提高員工素質
通過學習,使大家進一步增強了責任感,明了自己的工作職責和工作任務,增強了搞好本職工作的使命感,從而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使自己的遵紀守法意識得到強化,政治思想覺悟進一步提高,組織紀律觀念和自我約束能力得到進一步的增強。
道,源于教育;道,重在傳承;道,貴在堅持。我們通過道德講堂,提高了思想政治素質,洗滌心靈,感悟道德,從而踐行道德,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成為道德文明的傳播者、踐行者和受益者。
(四) 活動開展相關圖片:
圖為:淮北華潤燃氣有限公司每月開展一次道德講堂活動
圖為:道德講堂的第二個環節唱一首歌曲
圖為:道德講堂的第六個環節做一番點評